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模块练习(8)

发布:2016-03-22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在猴子大脑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让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当它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后来的研究证明,人脑中也存在这种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象的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也都能够通过镜像神经元明显地感受到。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同情”的魔力
   
    B.何谓神经元
   
    C.脑科学的新发现
   
    D.“爱”的潜在根源
   
    2.诗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纸质媒体上,要充分利用舞台、影视等多种平台,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很多优秀诗歌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走向舞台、影视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表演者的理解和感受,对诗歌进行了“第二次艺术创作”,辅以声光电等多种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欣赏性和观赏性。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借助当代技术手段,人民群众对诗歌的理解远胜古人
   
    B.借助舞台、影视等艺术形式,诗歌可以保持长久生命力
   
    C.表演者对诗歌进行“第二次艺术创作”延长了诗歌的生命力
   
    D.普及诗歌需要借助舞台、影视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3.从科学史看,理论再伟大,也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标准模型虽然即将被证实,但其依然位于微观世界,无法解释宏观世界中的万有引力。《新科学家》撰文写道:“希格斯玻色子(也称为‘上帝粒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和力。”这意味着,尽管“上帝粒子”可能是验证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它绝对不是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最后一块拼图。
   
    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上帝粒子”一旦得到确认,标准模型可能就此得到证实
   
    B.即使“上帝粒子”得到确认,我们认识宇宙的任务仍未完成
   
    C.标准模型即使得到了证实,但它也绝不会是宇宙的最终真理
   
    D.“上帝粒子”如果不存在,说明标准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粒子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标题应能准确全面地涵盖文字的主要内容,并附有吸引眼球的特点。“何为神经元”“脑科学的新发现”既不能概括内容又缺乏针对性和特点,故排除B、C两项;文段没有体现与“爱”有关的信息,D项不正确。神经元能感受到“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这些情感都是能够引起人们同情心的感受,故A项“同情”的魔力更适合作为标题。
   
    2.B【解析】本题考查细节判断。这段文字是总—分结构,文段首句指出诗歌“要充分利用舞台、影视等多种平台,这样才能……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其后以“优秀诗歌作品”为例进行解释说明,B项即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到“理解远胜古人”这个概念;C项偷换概念,“表演者对诗歌进行‘第二次艺术创作’”“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欣赏性和观赏性”而非“延长了诗歌的生命力”;D项不够全面,不仅要普及,让人民群众接受,还要保持它长久的生命力。
   
    3.D【解析】本题考查细节判断。文中提到“上帝粒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段拼图,但这个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和力,前述文句也提到“理论要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正确”。这都表明,无论上帝粒子存在与否,标注模型之外都还有其他粒子。所以D项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