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模块练习(14)
1.影响消费者口碑的,有时不是产品的主体,而是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如西服的纽扣、家电的按钮等,这些______的失误,却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赢得口碑必须对各项基础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并______,只有产品和服务水平超过顾客的期望,才能让消费者在快乐享受的同时,广泛地进行传播。
相关文章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处可见 面面俱到
B.漫不经心 有的放矢
C.司空见惯 无微不至
D.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2.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回“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退维谷 才短思涩
B.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
C.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D.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
3.海军舰艇中的军辅船是大洋上的“粮草官”,虽不具备强大作战能力,却直接关系着远洋保障。但是,目前中国仅有四艘综合补给舰在海军服役,维持日益______的远洋训练、护航和演习,显得有些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漫长 顾此失彼
B.复杂 无能为力
C.繁重 捉襟见肘
D.艰苦 苦不堪言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第一空,由原文“不是主体……而是‘零部件’”,“却足以”可知,这些失误是微小的,因此应填“微不足道”,形容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随处可见”“司空见惯”侧重事物出现的普遍,“漫不经心”形容疏忽的态度,均不符合要求,因此排除A、B、C三项。第二空,“持之以恒”形容产品要想赢得好的口碑,除了各项基础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之外还要坚持,符合语境。
2.C【解析】第一空,题干是说方回本来评论诗文很有眼力,但是因为心存依附之心而对朱熹的诗文抬举过分,可见文人存了依附之心后就会让自己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因为自己有心依附道学,就不能公正评论,但是不公正评论又不能做到让人信服。“进退失据”指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符合这里文人无论怎么做都没有依据的语境。A项“进退维谷”指无论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文段并未至“困境”这一程度,故排除A项。B项“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文段并未提及别人都称赞朱熹,故“随波逐流”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D项“骑虎难下”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文段中亦并无此意。故基本锁定正确答案为C。第二空,根据“或”可知空格处成语的意思应与“取长补短”形成近义并列。“扬长避短”指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与“取长补短”语义相近,C项当选。A项“才短思涩”指见识短浅,思路迟钝;B项“博采众长”指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D项“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A、B、D三项都与“取长补短”存在语义上的很大差异,所以不选,验证C项正确。
3.C【解析】第一空A项“漫长”与“日益”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B项“无能为力”程度过重;D项“苦不堪言”意为苦得难以用言语表达,一般搭配“生活”等,用于此处语义不当。C项“捉襟见肘”意为拉一下衣襟就看见了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多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与前文“仅有”一词对应准确。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