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模块训练(3)

发布:2016-05-13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消极完美主义者总是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有时竟达到________的地步。他们缺少一种适时放弃的智慧,他们所追求的“完美”,不是美学意义上的“完美”,而是一种非常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抱残守缺
  
  B.宁缺毋滥
  
  C.冥顽不灵
  
  D.吹毛求疵
  
  2.在嘈杂环境下,大脑会自动________不熟悉的人的声音,只________身边熟人所发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不熟悉的话语声只好面对________的命运。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筛选 保留 置若罔闻
  
  B.过滤 接收 充耳不闻
  
  C.淘汰 选择 灰飞烟灭
  
  D.排除 存储 烟消云散
  
  3.20年市场经济改革,把中国经济送上了持续增长的快车道,把在现代化道路上艰苦跋涉的中国人推上了一个高峰。然而,________,我们一刻都不曾忘记发展中那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风险隐患;________,“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夕惕若厉 如履薄冰
  
  B.防患未然 戒骄戒躁
  
  C.常备不懈 未雨绸缪
  
  D.居安思危 喜中有忧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本题考查递进关系,以“竟”为标志,空格处需填入比“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还要更进一步的词语。A项“抱残守缺”意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本比喻泥古守旧,今多比喻思想保守,不求上进,不肯接受新事物;B项“宁缺毋滥”意为宁愿空缺,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实为褒义词;C项“冥顽不灵”形容愚昧无知;D项“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指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显然D项语意与文段符合。
  
  2.B【解析】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那些不熟悉的话语声”是一直存在的,并没有“灰飞烟灭”“烟消云散”,且A、B两项中的“闻”字与文段中的“声音”这一主题词的对应亦更为恰当。故排除C、D两项。再看第一空,“筛选”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去掉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亦比喻精心挑选;“过滤”指滤掉杂质等。从语义侧重点上来看,“筛选”的是需要留下的,而“过滤”的是“不需要保留的同类事物”。“不熟悉的人的声音”显然是“不需要保留的同类事物”,故选“过滤”更符合句意。
  
  3.D【解析】第一空,由原文“高峰……然而……不忘隐患”可知,此空应填入一个表示处在平安的环境也想到会出现的困难危险的词语,D项“居安思危”符合要求。A项“夕惕若厉”形容做事极其谨慎小心,不敢怠慢;C项“常备不懈”表示时刻保持高度警惕;B项“防患未然”表示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A、B、C三项都不如“居安思危”准确。第二空,由后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可知,“发展起来”是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带来的问题是令人担忧的地方。“喜中有忧”与文意相符。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