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2017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模块训练(86)

发布:2017-03-23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我磕磕绊绊地走在村庄里,似乎仅仅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和喘息声。两堵泥墙的夹缝偶尔闪出一条窄窄的小巷,光滑的石板路笔直地伸入纵深之后一折绕走了。巷子尽头的泥墙有一扇小小的石窗,窗内乌黑一片。沿途遇见了若干倒塌的院落,阳光之下芳草萋萋,几堵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两扇开始朽烂的门板黯然歪倒在地。随行的朋友从路上捡起一根竹条,说下一个路口的几条狗十分凶悍。话音未落,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狗雄赳赳地冲出来,拥挤在路口伸长脖子狂吠,仿佛它们才是这些房子的真正主人。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A.宁静的村庄
   
    B.落寞的村庄
   
    C.孤独的村庄
   
    D.原始的村庄
   
    2.20世纪初普朗克、波尔等物理学家共同创造了量子力学,它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学的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借助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凭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接着又被验证。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绝不是用“有没有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
   
    B.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意义重大
   
    C.基础研究不应急功近利
   
    D.科学价值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专家表示,应当大力倡导赡养人经常看望慰问老人,但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
   
    下列作为选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请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B.“常回家看看”如何入法
   
    C.精神赡养是道德更是法律
   
    D.“常回家看看”或入法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文段为散文文体,重在对其意境的把握。文段“倒塌的院落”“芳草萋萋”“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门板黯然歪倒在地”“仿佛它们才是这些房子的真正主人”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种寂寞、潦倒、凄凉的感觉。A项“宁静”、D项“原始”较易排除。对比B、C两项,“孤独”指孤立无所依附,“落寞”指寂寞潦倒,显然“落寞”与原文的意境更加匹配。
   
    2.C【解析】文段第一、二句指出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接着得出结论“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绝不是用‘有用没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故文段是在说明用“有用没有”这样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基础研究是不正确的,C项表述正确,当选。A项“长期积累”非文段重点;B项“量子力学”仅为基础研究理论之一,可作为个案举例予以排除;D项“量化指标”与“有没有用”含义不同,“量化指标”更类似于“有多大用”。
   
    3.D【解析】标题填入题即为中心理解题的变形考查,需要在分析文段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短小精练、有吸引力。文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与专家建议两方面,共同得出“应该多看望老人”这一结论。B、D两项中的“常回家看看”对比之下更生动形象,适合作为标题,故排除A、C两项。B项为强迷惑项,虽文段末尾提及“如何入法”一事,但把握文段中心不能简单从某一分句草率判断,而是必须对文段进行宏观把握。通读文段可知,重点并非在“如何”入法,文段并未具体论述“如何”这一方式,而是对“常回家看看”的积极倡导,由此可知,这一倡导有可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D项中“或”字体现出入法的可能性,表述较为准确。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